
聯系電話:0311-86251056,18231139891
郵箱:474206161@qq.com 2892267929@qq.com
地址:建設南大街29號眾鑫大廈1718室(建設大街與范西路交口東南角)
乘車路線:乘公交車2路,6路,10路,29路,36路,43路,51路,106路,112路到市城管委下車即到
1. 立足學科本質,融入疫情考查
新冠疫情的影響對考生的切身學習和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從學科考查內容出發,高考生物試題有機融入新冠疫情相關問題作為素材,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生物學原理等進行考查。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1題,結合戴口罩、餐具消毒、勤洗手等耳熟能詳的疫情防控措施,從對抗擊新冠疫情經歷的反思過程中發現自覺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對健康的意義,提示考生要具有反思意識。高考生物試題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內容的考查,引導考生關注社會重大問題,提示考生作為社會的一員應具有的責任意識,體現時代精神,有助于增強考生的社會責任感。
2. 發揮育人功能,突出價值導向
生物科學有自成體系的學科特征、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高考生物試題在評價考生學科文化素質水平的同時,注重傳遞生物學科的價值追求,引導考生建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高考育人功能的發揮。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1題,以大鼠為實驗動物的藥物研發設計為素材,整合基礎性、綜合性考查要求,要求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合理推測,考查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解釋能力;試題設計了對科學實驗研究意義的思考,引導考生不僅要認真研習科學文化知識,緊跟時代科技發展,更要注重科學研究的內涵和價值所在,深刻領會科學研究旨在造福人民、貢獻社會、促進國家發展和民族強盛的實質特征。
3. 結合農業生產際,弘揚勞動精神
崇尚勞動精神、尊重勞動成果、熱愛勞動實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碩的勞動實踐經驗,是勞動人民智慧的歷史積淀和文化結晶。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0題選取中耕、施肥、間作等農作物栽培措施為素材,從植物生理調節的角度,考查這些栽培措施的生物學原理分析和解釋,介紹了行之有效的農作物種植措施,引導考生深入思考其內在機制,以更好地領略中華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4. 聚焦實驗探究能力,指向具身實踐考查
實驗探究能力是高考生物考查的關鍵能力目標之一。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7題從淤泥中分離污染物降解菌,在稀釋涂布平板前要進行合理稀釋以保證菌落計數的準確性。試題給出菌液的菌體密度、涂布操作要求以及菌落計數要求,創設涂布平板計數的實驗操作情境,考查實驗操作能力。此外,對主要實驗步驟的考查直接指向實驗實踐。例如,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7題要求寫出對淤泥中降解菌計數的主要實驗步驟,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8題要求以小鼠脾臟為實驗材料制備單細胞懸液的主要實驗步驟,均指向實驗的實際操作考查,使具身實踐經驗豐富并有深入思考的考生能感受到動手操作的重要性。
5. 考查高階思維能力,發揮區分選才功能
批判性思維是高階思維能力,包括嚴密思維和邏輯推理等方面,是高校人才選拔的重要方面。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5題要求根據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在性狀顯隱性、親代雌蠅是否純合、基因的染色體位置等維度的推測進行判斷,考查根據現有結果得出結論的縝密思維能力。對批判性思維能力這類高階思維能力的考查,引導考生注重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助力考生支撐終身發展能力的培育。
6. 豐富信息載體,轉變試題呈現形式
試題呈現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改善考生作答感受,激發考生思考、利于作答。高考生物試題以表格形式呈現試題信息,將相互關聯的多項內容在多個維度進行比較,要求根據所給信息完成表格。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29題,以真核生物細胞的膜結構及其功能為主題設計表格,包括突觸、高爾基體、細胞膜、類囊體膜的功能及舉例,傳達了生物膜系統的結構統一性和功能多樣性的特征。通過表格形式將具有類似特征的概念的多維比較,有助于深化認知,體現綜合性的考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