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ukknd"><acronym id="ukknd"></acronym></table>
    <source id="ukknd"></source>
    <source id="ukknd"></source>

      <tt id="ukknd"><address id="ukknd"><bdo id="ukknd"></bdo></address></tt>

      | 收藏此頁設為首頁 歡迎進入蒼瑞教育!
      培訓課程
      Star Students
      聯系我們
      聯系人:梁老師
      聯系電話:0311-86251056,18231139891
      郵箱:474206161@qq.com 2892267929@qq.com
      地址:建設南大街29號眾鑫大廈1718室(建設大街與范西路交口東南角)
      乘車路線:乘公交車2路,6路,10路,29路,36路,43路,51路,106路,112路到市城管委下車即到
      課程介紹
                   詩歌教學讀懂始
      大家好,我是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高中語文老師顧燕能,今晚和大家交流的是高考詩歌怎么讀懂的問題,這個只是借鑒了網絡資料編成的一個課時教案,不是講座,可能耽誤大家寶貴時間。好多高三老師也許已經上過該內容,本人期待可以現場通過交流完善一下。
      江蘇省語文高考詩歌1011分,省均分經常不到4分,應該說提升空間還很大。怎么提升其實不外乎做到三步:讀懂文本 精準審題 規范答題。所有的閱讀理解都有這樣的的三步曲。在教學之初大家最重視的往往是第三步,最簡單的是第二步,最忽略的正是第一步,而這第一步其實是最重要也是學生始終覺得最難解決的,所以這讀懂文本的問題現在正引起越來越多的老師重視。下面就關于詩歌讀懂文本的問題我分步和大家交流。
      古詩鑒賞,其前提是要讀懂詩歌。對于命題者來說,如何引導考生先讀懂后鑒賞,命題的導向至關重要。對于考生來說,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作品的內容和技巧,能否讀懂詩歌極其關鍵。因此,必須扭轉輕讀詩、重做題的傾向。而應沉下心來,反復咀嚼,一定要重視古詩本身給我們傳達的內容,從而來解讀古詩。
      在考場上,讀懂一首古詩,說到底就是理解詩句意思,詩歌寫了哪些內容,為什么寫,怎么寫的。弄懂這三個問題是讀懂詩歌的關鍵。
      讀懂詩歌的方法與步驟:
      (一)看詩題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釋 
      (四)看意象 
      (五)看情語
      (六)看手法
      (七)看尾句
      (八)看題干 
      (九)看題材 
       
      讀懂詩歌第一步.看標題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如何利用標題來讀詩呢?
      1.把握標題信息
      標題是詩歌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豐富載體。有的標題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內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線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調,有的揭示了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等??傊?,標題是我們理解詩歌的重要切入點。
      回看高考
      2004《征人怨》
      (1)詩歌類別:邊塞詩
      (2)暗示作者情感:怨
      (3)引發聯想:怨什么?
      2005《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1)詩歌類別:懷人詩
      (2)交代寫作緣由和內容:倚窗聞風
      (3)暗示作者情感:對友人的思念
      (4)由“竹窗”二字猜想:可能是個隱士
      可看江蘇省近幾年來的詩歌標題,幾乎都能從標題上辨別出題材來。
      2006   鷓鴣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懷人詩
      2007   鷓鴣天· 送人                    送別詩
      2008   登金陵鳳凰臺                   懷古詩
      2009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懷古詩
      2010   送魏二                          送別詩
      2011   春日憶李白                      懷人詩
      2012   夢江南                          閨怨詩
      2013   醉眠                            山水詩
      但是,另一類詩歌的標題表面看起來,似乎與詩歌的內容聯系并不是很緊密。
      例如:《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歌標題是“觀書”,內容卻是“觀塘”,兩者之間有何聯系?
      這首詩以暗喻的手法,借半畝方塘明凈的形象來壁喻讀書體會。這首詩告訴我們,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又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首詩歌從標題可以判斷是一首送別詩,可是內容好像只是在西湖的美景。難道這首詩歌“文不對題”?,
      詩人將西湖六月的風光與春夏秋冬四季風光作了比較,不同之處在于六月中旬是西湖的蓮葉長得最茂盛,荷花開得最艷麗的時刻。六月中旬是西湖一年中風景最動人最美麗的時候,作者沒有直接表達對林子方的不舍之情,而是希望用美景將他挽留。后兩句更是把自己的依依惜別之情比作與天相接無窮無盡的蓮葉。由此,我們就可以讀出詩歌隱藏在美麗景色背后的惜別之情了。
      就是說有些詩歌的標題和內容貌似無關,其實是借助了某種手法曲折表達作者心中所想。
      2.要帶著對標題的提問去讀詩
      有些標題并不一定蘊涵著那么豐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點,這個空白點給我們留下了猜想揣摩詩的內容的空間,我們很容易較快地深入到詩的內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為例。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通過這個標題,我們可以了解到:
      1、時間是中夜(半夜),
      2、地點是西園,
      3、中夜起來后望著西園的月亮。
      據此,我們可以帶著問題去讀詩歌。
      1、為什么半夜的時候站在自己的房間里望著西園呢?
      2、“望”到了什么?
      3、除了“望”,還有什么呢?
      4、作者“望”時是怎樣的心情呢?
      5、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通過這個標題,我們可以了解到時間是中夜(半夜),地點是西園,中夜起來后望著西園的月亮。在掌握了這些信息后,我們不禁要猜想:作者為什么半夜的時候站在自己的房間里望著西園呢?他是不是聽到了什么呢?我們在詩中就看到了首聯“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點題)標題里有月,詩中第二聯就有“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第三聯是“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作者“望”時是怎樣的心情呢?于是尾聯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為何會寂寞呢?再聯系寫作背景就可知曉了。帶著對標題的疑問,我們讀懂了該詩。
       
      讀懂詩歌第二步 看作者
      從詩歌作者入手,知人論世。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負、人生觀等,往往決定了詩作的感情。作者的風格基本是相對穩定的。
       
      知人:
      作者 情感特質 作家風格
      王  維 描摹景物的頓悟  詩中有畫 恬靜清樸
      李  白 傲岸人格的張揚  笑傲公卿 雄渾飄逸
      杜  甫 大唐衰微的見證  漂泊天涯 沉郁頓挫
      劉禹錫 永不放棄的追求  強者宣言 通俗清新
      白居易 現實主義的革新  明白曉暢 平白淺切
      杜  牧 盛事難再的挽歌  放浪形骸 俊爽灑脫
      李商隱 迷惘無助的宣泄  委婉隱晦 辭婉意深
      李煜 懷國傷今的苦楚  創痛凄苦 哀傷真實
      蘇軾 富泰窮厄的坦蕩  曠達從容 雄豪縱放
      柳永 幽婉輕柔的愁緒  凄清纏綿 陰柔低沉
      李清照 (前)天真爛漫的少女情懷 率真爽性
            離愁別緒的少婦情懷 纏綿多情
      真切直白
      細膩含蓄
      (后)思舊念故的哀愁  凄苦飄零 沉郁慷慨
      辛棄疾 抗金復國的熾烈 壯志未酬的激憤
      慷慨決絕
      雄渾闊大
      姜夔 感時傷世的苦悶  素淡幽遠 清新峻拔
       
      再如論世:
      盛唐建功立業的豪歌。
      中唐亂離時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敗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詩。
      南宋的愛國情懷入詩。
      最好花時間整理一批詩人的生平介紹,可以師生合作完成。
      如果考查的詩歌作者是我們不太熟悉的詩人,那么就只能通過注釋和正文來把握了。
       
      讀懂詩歌第三步 看注釋
      從注釋了解作者、背景、疑難詞語和難懂典故,深入理解詩意。
      注釋的主要作用有二。一、降低難度;二、暗示情感。
      如介紹作者是被貶某地時所作,則要考慮是否有懷才不遇、報國思用等情感;若介紹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則要考慮羈旅愁思、懷鄉思人之情;若介紹作者是南宋詩人,則要考慮收復失地之心。
      注釋 作用
      介紹疑難詞語、地名 幫助讀懂詩句
      介紹寫作背景 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
      介紹相關詩句 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
      介紹作者 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提供與“此詩作于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 暗示詩人仕途失意、對現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的深層原因
       
       
       送韓十四江東覲?、?br />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
      大家特別注意注釋③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這個地名的注釋在理解本詩內容上是否沒起作用?學生很可能一帶而過,忽視了這個注釋的作用。
      明確:根據第三聯注釋中送別朋友的地點在成都白馬江畔,可以推知宜昌之西的黃牛峽是想象友人去江東探親時經過的地點,屬于虛寫,這個地名貌似無用其實告知學生這里運用的手法。
      讀懂詩歌第四步 看意象
      “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是詩歌看得見的“靈魂”。
      例如(2014四川卷)              秋暮吟望
      趙執信
      小閣高棲老一枝①,閑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注】①“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鴻鵠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意為終老山林。
      圈畫出詩中所有意象,寫出意象特點,傳達出什么思想感情?
                                                                                       
      秋暮吟望
      趙執信
      小閣高棲老一枝①,閑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從圈劃的一系列悲秋意象可以推知詩歌首聯的一點兒也不為秋天悲傷只是詩人自己故作曠達之語罷了。
      提示:
      1、常見意象的內涵要搜集整理,學生一定要熟悉。
      2、在讀詩歌時,一定要強化學生圈劃意象的閱讀習慣,并且簡單寫出意象所傳達出來的情感。
      讀懂詩歌第五步 看情語
      情感詞是反映作者情感的最直接體現。
      不僅要看作者直接抒發的情感,而且一些意象的修飾詞也應該屬于情感詞范疇。  
      舉例(2014湖北卷)               早 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圈畫出詩歌中的“情語”,及“變相”的情語體會詩人的情感。
      孤 離 獨  愁  客 漂泊之苦羈旅之愁頓現
       
      讀懂詩歌第六步 看手法
      表達技巧主要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結構技巧四大部分。
      縱觀十年江蘇高考,對于手法的考查并不復雜。
      通過訓練,培養出學生對于手法的敏感度。一些常見的手法在讀詩時,就能反映出來。
       
       
       

       

       

       
       
       
      抒情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
      間接
      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事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
      描寫 細節、心理、肖像、語言、動作、環境等(人)
      動靜、虛實、俯仰、遠近、正側、視聽嗅觸味等(景)
      修辭 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反復、互文、頂真、雙關等
      表現
      手法
      聯想想象、對比、象征、襯托(正、反)、用典、欲揚先抑等
      結構技巧 開篇點題、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層層深入、伏筆鋪墊、首尾呼應、承上啟下等
       
      (10年江蘇卷)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里長。
      找出詩歌中所有的手法。
      1借事抒情(醉別 )2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心里感覺 3襯托 4雙關 5虛寫
      手法方面不同資料往往分類不一,簡單而言,注意幾個角度,空間角度,感官角度,修辭角度,結合角度,抒情角度,大概就好記,否則一直混淆不清。其中該區別清楚的另外和學生細說即可。
      讀懂詩歌第七步 看尾句
      詩歌往往先寫景敘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詩歌的尾聯,有利于把握詩歌的主旨。
          其實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蛞跃敖Y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當然還有其他不等。不論以什么形式結尾,詩人都喜歡在結尾這個地方花心思,導致我們的命題者也不得不在尾句上動點腦筋了。
      (06年江蘇卷)                鷓鴣天
      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
      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夜煮茶。
      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⑶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讀】尾句用最簡潔的筆觸去企盼最典型的場景(以場景作結):白天親自拾掇田園,晚上闔家圍爐歡聚。自食其力,共樂天倫。在這明白如話的筆墨中,洋溢著家的溫暖,愛的馨逸。
       
      讀懂詩歌第八步 看題干
      所謂題干,即命題的語言文字。
      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問題)、解說要素(解釋題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聯、哪一句等)。抓住題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讓你進一步讀懂詩歌。這也叫借題解文法。
      有時候,詩歌上面的總題干也含有有效信息,不能忽視。如,“閱讀下面一首晚唐詩”,可能就包含了哀嘆唐王朝式微,痛恨統治者荒淫無道等情感。如,“閱讀下面一首南宋詞”,可能就包含了抗金報國的豪情,國土淪喪的悲痛等感情。
      (11江蘇卷)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注: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熙,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
          渭北、江東:分別指當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
      論文:此處指論詩。
      (1)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哪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作出了什么樣的高度評價?(3分)
      (2)“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手法?(4分)
      (3)說說這首詩的構思脈絡。(3分)
      (3)明確:1首先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作出了高度評價2接著“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表達了思念友人的思想感情3最后表達與有人重新相見重輪詩文的愿望。此答案前兩點就是結合前兩個思考題本身的題干來解決的。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陳煥
      云里溪橋獨樹春,客來驚起曉妝勻。
      試從意外看風味,方信留侯似婦人。
          王安石和陳煥兩首詠梅詩,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進行歌詠,這一特征是什么?兩位詩人是怎樣借此抒發他們的情感的?
      可以獲取三個重要信息:
      ①兩首詩中“梅”的特征一樣。
      ②“這一特征是什么”間接告訴我們理解的關鍵。
      ③“怎樣借此抒發他們的情感的”間接告訴我們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這些信息大大減小了理解及答題的難度??碱}中的信息為我們打開了理解詩歌主旨的又一條快速通道。
      讀懂詩歌第九步 看題材
      分別了解各類題材的詩歌的思想感情即可,不再贅述。
      附:1邊塞詩表現的思想感情分類 
      1、描繪邊塞雄奇壯麗的獨特景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 
      2、描寫艱苦激烈的戍邊生活。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3、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 益)
      4、愿意戍守邊關、渴望建功立業,不惜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5、厭惡連年戰事,批評邊將無能,反對統治者的窮兵黷武。  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 
      6、體會邊塞征戰詩中的種種矛盾: 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愛國主義。
      2.羈旅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
          ①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凄涼及思鄉之情。如張繼的《楓橋夜泊》。
          ②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熱愛與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發獨居他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④抒發厭惡戰爭、對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思念家鄉親人之情。如2004年江蘇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3山水田園詩主要思想感情:
      A、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官場仕途的厭倦,懷才不遇的苦悶;
      B、對寧靜平和的歸隱生活的向往,對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的喜愛、向往,抒發閑適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遺世獨立的高尚情懷和隱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頌勞動生活,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的深情厚誼;
      E、反映農村生活與人民生活的貧困;
      F、揭露封建剝削(主要是范成大);
      G、表現山水之美,抒發觀賞山水時的心境、感受;
      H、從自然山水中探求人生哲理與超然物外的情趣。
      4詠物詩的思想情感
      1、表達詩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堅持理想絕不趨勢媚俗不向惡勢力屈服的堅定意志。
      2、抒發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表達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賞識重用的愿望。
      3、表達詩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遠離塵世(污濁的官場),追求閑適的田園生活;或積極入世,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4、諷刺社會上丑惡的人性或現象。
      5閨怨宮怨詩表現的思想感情
      1、表現閨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現閨中人的寂寞、孤獨、冷清;
      2、表現對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團聚的渴望;表現對丈夫的關切、牽掛;
      3、表現宮中女子對自由被禁錮、遭人冷落的怨恨,表達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達宮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遲暮傷情而生幽怨悲憤。
      5、抒發王朝盛衰之感(通過宮女的變化來反映),抒發宮女寂寞無聊情懷。
      6、詩人每以失意的宮女自況,感嘆個人身世。
      6送別詩的思想情感
      情感1:友人離去后的茫然、悵然若失。
      情感2:對朋友未來的美好祝愿和寬慰  
      情感3:情深意長的勉勵,勸慰中帶著難分難舍    
      情感4:表明志節,坦陳心志的告白。
      情感5:別后情境的想象、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情感6:表明朋友間的友誼深厚。贈汪倫    李白 
      情感7:詩人如在現實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別詩常包含個人的身世之感。
      7詠史懷古詩常見主題歸納:
      1、感慨盛衰無常      
      2、感慨國運衰微
      3、抒發愛國情懷      
      4、評價歷史是非
      5、感慨壯志難酬,懷才不遇
      6、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借古諷今:借前代統治者驕奢淫逸或窮兵黷武招致滅亡的史實來告誡當朝統治者吸取教訓。
      懷古傷今:古代以寒士為主流的詩人,在心懷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而去關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時,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實時代的關切、熱情、不滿或警戒。
      懷人傷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或對比點,觸發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
      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面已。
       
      最后小結
      讀懂詩歌的方法與步驟:
      (一)看詩題  明確寫作內容 分類別
      (二)看作者  知人論世
      (三)看注釋  抓暗示信息
      (四)看意象  把握特定含義
      (五)看情語  圈劃情感關鍵詞
      (六)看手法  常見手法的敏感度
      (七)看尾句  卒章顯志
      (八)看題干  借題解文 不遺漏任何有效信息
      (九)看題材  了解各類思想感情
       
      提醒
      1、要真正讀懂詩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讀多悟才是關鍵。
      2、讀懂是一項綜合性的智力活動,要先學會分步閱讀,再上升到綜合閱讀。
      3、這段時間做詩歌鑒賞題,不要忙于答題,要有意識地把讀懂詩歌放在首位。
      4不論詩歌還是小說散文論述類文言文閱讀,爭分關鍵都是先得讀懂文本,其次才是審題關和解題關。
      交流到此結束,懇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今晚耽誤大家寶貴時間了,見諒!

      蒼瑞教育:建設南大街29號眾鑫大廈1718室 咨詢電話:0311-86251056 郵箱:SJZcrJY@126.com
      石家莊蒼瑞教育@版權所有 冀ICP備14004347
      国产黄色在线观看_精品一级 片内射视频播放l_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久久久久亚州AⅤ无码专区首

        <table id="ukknd"><acronym id="ukknd"></acronym></table>
        <source id="ukknd"></source>
        <source id="ukknd"></source>

          <tt id="ukknd"><address id="ukknd"><bdo id="ukknd"></bdo></address></tt>